正在阅读:欧盟拟放宽汽车碳排放规则,给行业三年缓冲期

欧盟拟放宽汽车碳排放规则,给行业三年缓冲期

2025-03-10 14:54:54来源:盖世汽车 关键词:汽车碳排放碳排放欧盟阅读量:21572

导读:意大利工业部长Adolfo Urso表示,这拯救了欧洲汽车行业,不过捷克交通部长Martin Kupka称,捷克将争取把宽限期延长至五年。
  据外媒报道,日前,欧盟委员会迫于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压力,决定给予车企三年时间来满足新的汽车和厢式车二氧化碳排放目标,而非仅一年时间。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3月3日在会见汽车行业高管、工会和活动团体后表示,欧盟执委会将在本月晚些时候提议,允许企业在三年时间内达标,而不是在2025年就需要合规。现在,达标情况将基于汽车制造商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的平均排放量来判定。
 
  冯德莱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碳排放)目标仍保持不变,欧洲车企必须实现这些目标,但现在车企有了三年的喘息空间。”不过冯德莱恩补充称,该提议仍需得到欧盟各国政府和欧洲议会的批准。
 
  此消息一出,大众、雷诺、宝马和奔驰等欧洲汽车制造商的股价上涨了1.5%至4%。
 
  针对欧盟这一举措,一直推动放宽排放处罚的意大利和捷克表示欢迎。意大利工业部长Adolfo Urso表示,这拯救了欧洲汽车行业,不过捷克交通部长Martin Kupka称,捷克将争取把宽限期延长至五年。
 
  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的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表示,他欢迎欧盟委员会的“务实做法”,这种做法既不影响二氧化碳减排,又给汽车制造商提供了灵活性,使他们能够推出价格亲民的新车型来刺激需求。
 
  雷诺汽车表示,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欧盟委员会的灵活做法将使欧盟汽车制造商能够降低排放并保持竞争力。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总干事Sigrid de Vries表示,该提议具有积极意义,但要实现排放目标仍具有挑战性。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CLEPA)主席Matthias Zink称,这一提议提供的“缓解空间有限”。
 
  一直寻求更长延长期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曾表示,欧洲汽车行业面临着一些艰难的选择,包括大幅降价、减产,或者从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和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那里购买碳排放积分。
 
  不过,也有车企和机构对欧盟放宽碳排放的这一提议提出了质疑。
 
  沃尔沃汽车表示,那些已经做好准备迎接2025年碳排放目标的公司,不应因最后时刻的变动而处于不利地位。欧洲交通研究和活动组织T&E将这一提议形容为送给汽车行业的一份前所未有的“大礼”,这会让欧洲进一步落后于中国。
 
  T&E执行董事William Todts认为,“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能够以大众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生产电动汽车。这正是中国车企所做到的。在欧洲推迟碳排放进程并不能提升欧洲车企的竞争力。”
 
  欧盟原本在2025年需要达到的碳排放目标意味着大多数汽车公司的电动汽车销量至少要占总销量的五分之一,以避免高额罚款。欧盟的最终目标是在2035年实现零排放。
 
  要实现这些目标并避免相关罚款,就需要销售更多电动汽车,而在这一领域,欧洲汽车制造商落后于中国和美国的竞争对手。
 
  近年来,欧盟汽车制造商受到需求下降的冲击关闭了数家工厂,目前还在为应对美国的关税做准备。他们曾敦促欧盟委员会免除罚款,称2025年的罚款可能高达150亿欧元(约合157亿美元)。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