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吴恩达宣布离职 但百度的AI之路仍将一往无前

吴恩达宣布离职 但百度的AI之路仍将一往无前

2017-03-22 14:18:39来源:太保乱谈/搜狐科技 编辑:半城明灭 关键词:百度人工智能吴恩达阅读量:27222

导读:3月22日,百度科学家吴恩达(Andrew Ng)在英文自媒体平台Medium及微博、Twitter等个人社交平台发布公开信,宣布自己将从百度离职。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3月22日,百度科学家吴恩达(Andrew Ng)在英文自媒体平台Medium及微博、Twitter等个人社交平台发布公开信,宣布自己将从百度离职,开启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篇章。虽然对于百度来说,这是个重大的损失,但是无疑在人工智能领域接下来的发展道路上百度仍将一往无前。
 
  2017年3月22日,百度科学家吴恩达(Andrew Ng)在英文自媒体平台Medium及微博、Twitter等个人社交平台发布公开信,宣布自己将从百度离职。
 
  好的科学家和懂人工智能的CEO
 
  吴恩达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上的学者之一。他于2014年5月加入百度,担任百度公司科学家,负责百度研究院的领导工作,尤其是Baidu Brain计划。 在他的带领下,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于2013年建立,目前在图像识别、基于图像的搜索、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语义智能、机器翻译等领域做出重大进展。如今百度人工智能团队已经增长到近1300人,其中包括300名百度研究院成员。人工智能技术每天服务上亿用户,全面支持搜索,广告,地图,外卖,安全,消费金融等百度现有业务,并孵化出了无人驾驶、DuerOS语音交互、人脸识别等多项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新业务、新技术。
 
  “作为百度人工智能战略的架构师,我很自豪能够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飞速发展和崛起。”公吴恩达在公开信中介绍称,“百度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在人工智能的各个重要领域都拥有专家专业水准的公司,这些领域包括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诸多方面。能够带领百度人工智能团队,能够跟百度的管理者、非凡的工程师、科学家、产品经理等的团队共事,自己也深感荣幸。”
 
  吴恩达能带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如此的成绩,这背后离不开百度CEO李彦宏的支持。吴恩达加入百度件事就是“订购了1000个GPU并在 24 小时内得到。而在谷歌,他可能几周或几个月才能得到。”深度学习创业公司 SkyMind 的联合创始人 Adam Gibson 在一次采访中曾这么说道。
 
  机器之心在吴恩达的一篇专访中这样论述到,“百度之前从未买过这样的硬件。在这样的支持下,吴恩达在百度建立了一个进行深度学习的 GPU 集群,使得百度成为了世界上个建立深度学习 GPU 集群的公司。几年来,百度不断在 GPU 和超级计算机方向做投入,加大深度学习的研究。”
 
  而在公开信中,吴恩达也对李彦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表示,“李彦宏是位高瞻远瞩,清晰看到深度学习技术巨大价值的大公司CEO,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CEO之一。运营官陆奇是位资深的企业管理者,同时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在他的领导下,百度的人工智能将继续开花结果。”
 
  或许好的时代,百度人工智能正迎来大爆发
 
  吴恩达的离开,确实对百度是重大的损失,百度的人工智能项目将不再由吴恩达来带领。但作为国内具技术基因的互联网巨头,百度如今在人工智能领域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领头羊,更在上占据重要位置。
 
  人工智能一直是百度大力投入的一个研究方向,百度CEO在今年的内部信中甚至直接表示,百度就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从5年前对人工智能的敏锐嗅觉,到持续投入研发并陆续产生度秘、无人车等产品,再到逐渐将技术能力辐射到各行各业,李彦宏和他所领导的百度,如今不仅是人工智能概念在中国的阐释者、完善者,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践者、开拓者。
 
  如今百度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搭建的百度大脑,融合了深度学习算法、数据建模、大规模GPU并行化平台等技术,有200亿个参数,构造起深度神经网络,可在政府、制造、金融、零售、教育等多领域开展项目合作。
 
  而为满足人工智能在计算和存储上的高要求,百度还投入使用了4万兆交换机,并在探索10万兆交换机。百度还是将GPU用于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领域、并规模化商用ARM服务器的公司。可以说,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将会改变现有BAT格局。
 
  从量变到质变,人工智能新篇章正式开启
 
  如今百度的人工智能几乎已经渗透到百度所有的产品线当中,比如说手机百度的语音搜索、凤巢的推广系统以及百度外卖的调度系统、百度金融结合人工智能给用户的画像等等。李彦宏曾表示,谷歌和百度虽然都把人工智能当做公司核心的战略,但是不同之处在于,百度起步晚;能够挣到的钱没有谷歌那么多,更关键的是,百度是实用主义者,而不是理想主义者。
 
  过去人工智能看似遥不可及,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变成大家显而易见的应用。技术的发展,也让“奇点将至”这种论断变得愈发流行,不少人甚至认为制造出一个和人脑一样的智能只是时间和研究资金的问题。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起到极大的改变,而正如谷歌执行董事长艾瑞克·施密特表示的那样,“这场比赛输赢都是人类的胜利”。
 
  2017年,百度加快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布局和投资。这对百度来说,或许也是内部大的一次变革。陆奇既是一位的技术大佬,又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事实上在陆奇上任后,百度就发生了一系列变动,比如改革医疗部门,领衔筹建国字号国家深度学习实验室,投资美国虚拟现实企业8i、收购渡鸦科技、升级度秘事业部。
 
  这或许对百度的人工智能战略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李彦宏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了对于人工智能的规划,他认为人工智能其实对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公司都会有很大影响,对于百度来说更是。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是百度非常核心的竞争力,对未来百度长久的高速发展、包括收入和利润方面的发展都会有巨大的推动力。
 
  人工智能将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为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百度拥有的技术基因、大数据优势和人才,是中国人工智能新时代的*。
 
  原标题:吴恩达宣布离职,但百度的人工智能布局才刚刚开始
我要评论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 早报|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SK海力士完成96GB CXL内存模块验证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学院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算力平台,与腾讯云共建产业学院;SK海力士宣布,其基于CXL 2.0标准的DDR5 96GB内存模块已通过客户验证......
    人工智能内存模块数据传输设备
    2025-04-23 10:41:12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